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

回應與反響(二)



【回應的原則】
(本原則每次的回應與反響都會重貼一次,不想看者可直接跳過)
1. 單純只是表達支持的意見(或我認為你是正面的意見)不回應,有必要的話我會回在你留言下面。
2. 有批評或有提問、有質疑的部份,我會挑選其中較成熟的論證來回應,我的標準是「如果是我的學生在考試時寫這種東西交上來,我會給80分以上」。低於我心目中的80分,那就很抱歉啦!我有些課程期中考就是丟一篇我的論文下去給學生用兩個小時罵,你寫的東西如果連現在大學生的平均水準(我均分抓80)都不到,那那那那…就不是我的問題了。
3. 基本上我回應一次以後,就不會再多談,或不會免費多談。什麼意思呢?因為我做的是計時制的工作,雖然賺不多,但一個小時也是好幾百塊上下的,免費專門回應你的文章,已經是犧牲我賺錢的時間,對你陰德有損,所以一次為限。如果我回應之後,你還有回應,並且希望我再回應,那請你付費。付費方式直接匯錢就俗氣了,請你像動漫阿宅或AKB歐它一樣,買一系列我的各類週邊商品(其實也只有書)排排放好拍照,連文章一起傳來。一百塊的商品可換我一百字回應,餘類推。
4. 對我當學期的修課學生,我會不設上限的回應,因為這是教學責任,而且問得好的人,還可以加分。過去的學生嘛,正常討論往還幾次,我是不會計較的,可是別太過火,我要把時間盡量保留給當學期的學生。

 --------------

先談談我對於批判者的態度,很多人對我的多重標準大惑不解,於此做一個說明。對於大多數只是對倫理學有興趣的批判者或提問者,我的態度都是開放的,盡量以簡短有趣的方法來回應。我不是要贏得論辯,而是希望你能永遠保持對倫理學的興趣。

但對於倫理學專業的批判者呢?最近有諸多網友透過各種管道要我回應一篇偉恩咖啡的文章(點這裡,順便幫他打個廣告),我做過幾次小回應,包括以個人訊息與公開的方式,但顯然還是有人不太滿意,一直發訊息來問。我就以正文來談我對這一篇批判文章的看法。

這顯然是個哲學專業者開的哲普網站,受過一些哲學訓練,應該也很年輕,有點天份。我尊重他對我的批判,但要我回應他嘛,我仔細看過他的文章幾次,也一直想怎麼公開回應他會比較妥當。

我的考量是這樣的。

我當然可以用非常正經的學術方式,一字一句的挑他的毛病,一如論文審查或會議評論的方式。不過論文審查的回應是私密的,會議評論通常講過也不會錄音錄影,船過水無痕。但我在這邊正式的發文回應他,這一字一句都會留作永恆網路記錄,而且我講的話顯然不會太好聽。

我會修文章但通常是修錯別字,因為我錯別字超多,罵人的是從來沒修過。

很多老師期刊論文的審查意見都不甚好聽,如果被公開,我想他們在學生心中的地位鐵定會大打折扣。基於此理,如果我用正統方法回應,因為我是具名以大學老師的身份提出指教,對這個似乎是匿名的新哲學網站,會是種傷害,這不太好,我希望網路上能有多一點的推廣哲學網站。

而且如果他不是匿名的,有許多人知道他本人是誰,那我的批評如果用詞太嚴厲,對他本人更是個傷害。不少年輕研究者會對嚴苛的學術批判抱持長期的陰影,因而陷入學術低潮。有在論文口考時經歷過心理創傷的人就知道。

但完全不回應他,還是不行,因為不回應,變成好像我講的都是錯的,他說的全是對的。我只簡單提幾個點,希望不只是該作者,大家都可以藉此思考一下。不過我因為我用了一堆哲學專有名詞,不懂的請自己去找相關資料輔助閱讀了。


第一,我該篇文章主要是描述倫理學,題目就看得出來了,而這位批判者顯然不知道描述倫理學是什麼東西。不知道可以google

第二,他提出「你真的認同嗎?」「我不相信會有這麼多的認同者。」這類用詞。描述倫理會指出多數人怎麼想,還有少數人怎麼想,可是不會指出哪一邊的想法在客觀上是對的。你相不相信,讀者認不認同,實在沒什麼意義。描述倫理學更接近科學而不是人文。你再怎麼不相信、不認同,地球還是圓的,大陽一樣很大,馬英九的民調還是21%。好吧最新是11%

第三,他嘗試證明的結果,是我所歸結出「多數台灣人認為馬英九做錯」的幾種主張是「錯的」。我認為他的作法在規範倫理學上有點意義,但他並沒有反駁到我的歸納結論, 我又沒說那些說法「在規範倫理學上是對的」,我也沒說我個人完全認同這幾種論點:那文章的題目並不是「為什麼馬英九做錯了」(這才是規範倫理學)。他如果要推倒我的立論,應該是指出「我說的幾點並不是多數台灣人之所以認為馬英九做錯了的理由,正確的原因應該是多數台灣人主張……」。

第四,承第三點末尾,他並沒有「保留現象」。他的看法或許應該是「多數台灣人在這個議題上想錯了」,但他並沒有對原問題提出更佳的解釋,來替代我所找出來的解釋。如果原作者看得到這篇,請你告訴我,「為何多數人覺得馬英九做錯了。」

第五,他似乎在批判我想談「系統的倫理學」,而我卻寫的一點都不系統倫理學。我看了一下我的原文,我只有提到「系統性的再談一次」裡面有「系統」二字。這個稻草人樹得太大根了吧!

第六,他似乎覺得我研究能力不足,這種批評我當然接受。我在台灣哲學圈不到二十年,有點短,但我認為我會的研究工具種類與基本倫理知識,應該不會比大多數的老師要少(專精當然就比不上別人了)。我不只有哲學背景。我讀過體育社會學組博士班,我也做過人類學田調,基本訓練是有的。我到現在還在持續進修新的研究方法(我1994年以來,除了當兵以外,只有半學期沒有任何學籍哦),而且在工作上,我呆過政治圈,也認識馬英九,所以對這個學術主題,在方法和資料上,我相信能比一般人更有把握。還有,我在原文章用的是人類學的田野,不是社會學,我又沒有去跑民調或文獻分析。

附帶一提,寫到最後,我覺得這位批評我的朋友也分不清解釋與論證之間的差別,當然這並不是嚴重的問題,所以不列為第七點。

我覺得他的哲學工具和哲學概念都不是很明確與熟練,所以我推薦這位朋友去讀一本我用的課本(但不是我寫的),哲學家的工具箱。不要以為這本書是哲普書,就輕視它,我聽過很多哲學系老師對我說他們看不懂這本書,「所以想寫一本簡單的」。但到現在還沒人寫得出來。

我對這位批判者的回應就只到這邊。再講下去,我就完全變成在教書而不是回應批判,而教學的工作應該由他自已去拜來的老師來完成。這不代表他失敗了,而是未完成,他可以變得更好,再以更精準的方式來挑我的錯。我歷來的學生中不存在能寫出這種程度哲學文章的人,他在台灣已是佼佼者。我看過一些類似他的優秀研究生,但這種人多半在台灣哲學界沒有立足之地,原因很可悲的,不是因為訓練不足,是因為太晚出生了。時間是他最大的敵人。




其次我要來回應某些特定網站,我不具體指出或這類網站是誰,這不太合我的網路實名主張,不過這是有原因的,因為我要對其「真人性」提出懷疑,也就是其實名性有問題。這些網站有些自言是實名,有些則是全匿名。

有在網路發文的人都知道,寫得再快,像樣的文章,一小時一千字已經很極限,有時候三五千字的文章,改了一天都不見得改得好。實在不太可能在新聞一出來三五個小時內就完成三五千字的文章。而我有時後會在「這類網站」上看到即時新聞出來一兩個小時內就寫出來的評論文章。

這有幾種可能:一、閒閒沒事的退休老人。二、沒去上課的學生。三、專業的寫手。當然還有其他可能,但我認為不出這三者。老人和學生寫的文章,通常品質沒有那麼好,漏洞百出,不管是不是大學教授(我沒特定指誰哦)都是如此。因此我認為最有可能就是第三者。此外,這類網站用字習慣論理水準有時落差甚大,我懷疑其有多個寫手。他們對某些政治人物全不批判,甚至完全不提及,因此我推論「他們」可能是某位政治人物的快速反應部隊(雖然可能還在磨槍),是專業受聘的政治寫手。身份可能是記者或選舉前整備期閒閒的幕僚。

因為這些人是拿錢辦事,而我是基本上是寫休閒的,所以我對於這類網站的叫罵都不會回應,除非他們有天以本人的身份出來面對。

有些朋友認為只要是說得好的言論,即使不是真人也應該認真面對,但我之前說過,言論不可能飄在真空的環境中仍成立,同一句話不同人講,會產生出不同的效力。一個匿名者說:「我支持台灣獨立,因為點點點」有其意義,但並沒有太大的意義;如果這匿名者最後跳出來說是他就是馬英九,那狀況可就完全不同。

所以我要知道講話的人是誰,越清楚知道是誰,我才會越認真回應。飄在真空中的言論只是鬼魂的叫喊,沒有太大的意義。




以下是非留言的直接來信部份,還有發問在轉錄到他處文章下的觀點,因為我認為可以在此公開的談一談,以免一回再回,所以特此列出:

Q:請問你的政治立場是統派還是獨派?

A:我多數的學生都聽我講過,我個人主張建立一個以我為元首的神權統治國家,小可以只有一個縣,大可以到整個東亞,我都不反對。現在加入這個計劃,可以優先獲得兩廣總督頭銜乙個。因為領土大小彈性很大,所以某種程度上是統派,也可以說是獨派。
所以您看出統派和獨派在用字上的盲點了嗎?


Q:請問你認為馬王僵局應該如何解決?

A:最激烈的選項,是大老出來喬,雙方各退一步,如果馬要王退,他也要丟掉江吧。王可以走人,但馬也會被脫褲子脫光光,只剩自己在寶座上,得利的變成出來喬的人,我想不至於走到這一步,除非馬真的是邦伯。最平和的選項,是和兩岸關係一樣,雙方各自表述維持現狀到選舉。


Q:馬英九到底是不是個壞人?(或他真的有那麼笨嗎?)

A:就我個人對他的認識,他是個和你我大多數人一樣的普通人。不好不壞,不聰明也不特別笨。他是上升到一個他能力所無法控制的位子。


     
Q:你對基本工資議題似乎沒發表過意見?

A:探討這個問題,我回應的對象將是大學教授的專業文章,用詞引據必須相對謹慎。我已經在思考這個議題,還需要一點時間來整理資料。也歡迎大家提示一些希望我專門回應的文章。



Q:你對台南鐵路遷移案有什麼看法?

A:如同桃園鐵路高架案,這兩案我都支持政府要執行的當前方案。但我也認為被拆遷居民有持續抗爭的權力,所以就算我不支持居民的反拆理由,但支持他們去抗爭,爭取多一點的權益。我也支持不認同政府作法的學生去抗爭。我一向是主張正反兩面都要站出來上街頭的。


以上是第二期的回應與反響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