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

何必曰利




有同學要求我寫一篇適合讓「長輩」、「保守派」、「中國傳統派」看的反服貿文。其實我本人不太反服貿,我反的是鹿茸哥這個人,但學生發來這麼難的作業,還是引起了我的興趣。仔細思考之後,我發現有以下這個切入點。

我相信「長輩」、「保守派」、「中國傳統派」應該都看過下面這段對話:


孟子見梁惠王。王曰:「叟不遠千里而來,亦將有以利吾國乎?」

孟子對曰:「王何必曰利?亦有仁義而已矣。王曰『何以利吾國』?大夫曰『何以利吾家』?士庶人曰『何以利吾身』?上下交征利,而國危矣。萬乘之國,弒其君者,必千乘之家;千乘之國,弒其君者,必百乘之家。萬取千焉,千取百焉,不為不多矣。苟為後義而先利,不奪不饜。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,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。王亦曰仁義而已矣,何必曰利?」


孟子跑去見梁惠王,就是魏惠王。魏王說:「老頭,你跑那麼遠來我國,到底是帶了啥好康的呀?」孟子回應說:「大王幹嘛一見面就談錢的問題?我這一趟來,不得了,為您帶來了目前最潮的,背後寫著仁義二字的軍綠外套呢……

這當然是亂翻的。正經一點來說,魏王接見孟子,是想獲得一些富國強兵的方法,或至少是一些國際局勢或經濟動態之類的資訊。孟子的態度很簡單,就是你要的資訊我沒有(其實孟子也不懂),他是要來提醒魏王,治國重點在於仁義。

如果一國上下都是只談錢,王談錢,官談錢,百姓也談錢,把錢當成人生第一目的,就會出問題。為了錢,全國上下會相殘,整個國家遲早會完蛋。但賺錢並非全然不可,而是應該先搞定社會內部之「義」,也就是適當的相處與分配模式,整體社會才會穩定。如果大家都有「仁」心,就不會為了賺錢而破壞家庭與社群,如果大家都有「義」德,那麼就不會扔下君長不管。身為領導者,應該先看重仁義,只看錢,你連命都保不住。

這就是我之前文章所談的:當前的318學生運動的思想脈絡,其實就是「人生不是只有錢」與「人生就是只有錢」的價值鬥爭。這是當代倫理學與價值學熱議的主題,引發者就是麥克桑德爾(Michael Sandel)與阿拉斯代爾麥金泰(Alasdair MacIntyre)。他們回到古老的希臘傳統中,去尋找當代社會道德困境的解答,而他們的解答正好也對應到中國古人的智慧。

錢不是一切,還有更重要的事。

學生們知道這點,而發起運動。偉大的龍部長還說學生思想淺薄,其實有必要好好讀書的是她,別再和波士尼亞人閒聊了,聊半天妳也沒對伊斯蘭文化有什麼理解,不如回去把中國文化傳統經典好好重看一次。

回到孟子。孟子能給我們什麼啟發?不管你喜不喜歡儒家,他在這段話中告訴我們兩件事:

a.     只看重賺錢,會造成毀滅性的後果。
b.     只有看重資源的適切分配與人際互動的良好關係,才能去除錢所帶來的問題。

這與西方德行倫理學與價值學的結論相同。只看重錢的社會將會崩解,重視德行(「仁」「義」都是德行)的社群才能繁盛。

現在馬政府一直「利大於弊」、「利大於弊」、「利大於弊」、「利大於弊」、「Z  > B」的無限跳針,其實都是在談錢錢錢錢錢錢,也只談錢錢錢錢錢。

學生也知道自由貿易是不可逆的大勢,但更重要的是社群內部的利益分配與人際關係維持。有錢,但是家破人亡,好嗎?你賺到很多錢,但原本台灣的社會關係崩解了,好嗎?

你的「仁」呢?台灣社會的溫厚人情要如何維繫?看不出來政府有相關解決方案,而且馬政府現在顯然以撕裂社會為樂,一舉一動都讓青年與老年對立起來。

你的「義」呢?面對自由化新時代的社會體制調整呢?大企業家賺得的財富要如何分配給廣大的基層百姓呢?沒有具體計劃,只有一堆經濟學的假設,假設這些賺到的錢都會自然分配到最基層。現在連勞保健保軍保公保破產問題都還沒解決,還敢假設會「自然分配」咧。

馬政府的態度看起來就是要大家趕快趁機大撈一筆,然後逃離這個國家。這是在搞屁呀。

以我對馬英九的理解,他這個人其實是100%的不仁(你和他不熟,也可以從許多新聞察覺出這點),他根本不care你們的死活,反正他全家人都隨時可以繞跑,台灣怎樣對他來說也沒差。他就算心中有「義」的觀念,也是一種很素樸的義務論,他覺得是對的事,就會硬做,不管這樣搞會死多少人,反正其行為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他自己「自我感覺良好」。

所以說,馬英九是當代的梁惠王嗎?

我建議你可以去把孟子》提到梁惠王的幾節都找來看看,網路上就有,那些古文不多也不難,如果你真的是「愛好中國傳統文化的保守派」,我相信你一定很輕易就能看懂。你會發現這個梁王知道自己有缺陷,所以會不斷的對孟子提出問題。就算自己做不到,改不了,他還是會不斷的嘗試發問,想要求得心靈的救贖。

而馬英九呢?他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,他覺得自己現在被罵,是為了救贖全台灣、全亞洲、全世界。

馬英九覺得自己是神。這就是問題的根源